跳至主要內容

    夏季的層積雲

    夏季的層積雲

    許大偉

    在香港,層積雲常出現於清涼的季節內,但在特定條件下,亦不難在夏季的天空中找到,主要的條件是在大氣低層出現由副熱帶高壓或遠處熱帶氣旋所引起的逆溫層。
    層積雲變化多端,但各種變化形都有共同的基本特徵。它們出現於2000米以下的大氣低層;雲體較薄,並且明顯向橫發展。層積雲是由凝結的細小水滴形成,呈灰或白色。最常見的形態是排列整齊的麵包捲或小塊,從罅隙中見到藍天(見圖一)。
    在某些日子,層積雲會以拉長了的雲體示人,攝於2008年8月20日黎明的層積雲就是一個例子(見圖二)。當天香港受到副熱帶高壓影響,天朗氣清,大氣層 頗為穩定。拍攝時,偏南氣流受山脈阻擋,被迫上升,超越「抬升凝結高度」,水汽凝結成雲。由於在距離地面450米的高度有一逆溫層(見圖三的溫熵圖),雲 體不能繼續往上發展,最終向水平方向延長。
    圖一
    圖一:   2008年11月9日中午左右出現於荃灣區的層積雲(照片由許大偉先生提供)
    圖二
    圖二:   2008年8月20日清晨出現於大嶼山東涌以東的層積雲(照片由許大偉先生提供)
    圖三
    圖三:   2008年8月20日早上的溫熵圖。「抬升凝結高度」代表了氣塊被迫往上升時,所含水汽凝結的高度,按當時數據計算,應為320米。
    QR code